<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37963817?origin\x3dhttp://cyjoyce.blogspot.com',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Thursday, 11 July 2024

復活

 久得我幾乎忘了這個blog.

 要不是和朋友提起, 想起blogspot, 按下,才醒起

 喔,曾經有段相當長的時間,我有寫blog 的習慣

 而且寫得也不錯,嘿。

 

這十年我在做甚麼呢?

我想起我是如何停止寫自己的blog - 因為工作上有太多的字要寫了;當年剛加入Amnesty, 發狂似的要寫很多的文字,好想將人權的知識以較易入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暸解....

 

 俱往矣。

 

但離開工作以後呢?我似乎也忘了自己曾經如何喜歡寫字和習慣寫字,反而在玩著更新的玩意,玩ig 玩twitter 玩剪片 再去跳舞造和菓子....

 

原來我比想像中善忘。

 

然後就是,人在異鄉,在生活和語言轉換之間,人的觸角也不知跑到那裏 - 雖然那大概是我放下這裏時己經漸漸收起;但早陣子去了舊樓友的活動,讓李智良帶我們做個文字段練;喔,寫文字真好;不用想邏輯地寫文字也很好。


這十年來我過得太有邏輯了;就讓我在此重啟我的寫作練習吧。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Monday, 16 November 2015

阿婆是寶

阿婆是寶,利申我不是stereotype; 阿伯也有寶,在不少小說中的隱世高人,云云,多數是阿伯不過有寶的阿伯總在發光發熱,不用多介紹。

但阿婆,她們的「高」,不太起眼,不過很生活,也其實很重要。就像是Sherlock 劇集的Mrs Hudson。她雖不是主角,但她融入了主角的生活中,還適時扮演了重要戲份。

現實中的阿婆,大多不起眼,但都很勁。同為辦館,同一條街,腸粉燒賣價錢一樣,有阿婆坐陣的,腸粉爽滑燒賣扎實得多;郊遊路過小吃店,鄰店的中年婦人忙著拉客,此店的阿婆卻從從容容,在人家推銷了十句她才施施然吐出一句:「飲唔飲嘢呀?」結果,客人都到她的店,而她的臭草綠豆沙,果然是好味道。

還有的是,那些瘦瘦弱弱,卻拖/推著一大推紙皮的阿婆們 -她們真的很勁;曾經幫個阿婆推過一架載滿紙皮的車走過一段路,第二天手痛得不得了,但這就是她的日常;到底是甚麼原因要她們到一個理當頤養晚年的年紀,仍必需發揮其小宇宙去賣紙皮維生?我們社會的安老政策不濟至此,但好像大家都不覺有問題似的。

阿婆是寶,但我們真當她們是寶嗎?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Tuesday, 23 June 2015

偽善的「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 – 初接觸這個名詞,大約是十多年前;那時的說法,是企業都要有社會責任,在生產過程、用料、勞工等範疇除了考慮自身利益,也要顧及對社會對環境的影響 – 可以的話,把自己的一些利潤「分」出來支持有需要的人或機構。

這本來是個不錯的說法 – 企業也是社會一份子,要為社會盡一分責任,實在是天經地義;「企業社會責任」其實也是點醒企業:喂,你係要盡返你對社會的責任,唔好只顧自己。

可惜,發展至今,「企業社會責任」卻淪為不少企業Brand-building 的工具 – 就是,搞一個大的宣傳campaign, 謂甚麼善款捐予慈善團體,結果宣傳用上百萬,捐就捐十萬 (可能還不到) – 真有心做好事,才不用如此高調宣傳,不如多捐些給有需要的人吧 – 可惜,這種宣傳大過天風氣,似乎愈演愈烈。

近期例子是美心的「愛海洋 – 齊撐環保魚」campaign – 講得好偉大,稱自己愛護環境,所以推出環保魚。但第一,其實選用採用負責任的捕撈和養殖方法的魚,應該是每一個企業,尤其是如美心這些財雄勢大的飲食集團,有能力及應該做的事。現在只是「撥亂反正」,有幾值得去耀武揚威呢?

第二,就是其在不同宣傳品上聲稱「消費者每買一份,美心就捐$5予WWF」。看來真的很慷慨吧。一般人看了這宣傳都會覺得良心想好過一點慷慨解囊一下,不過要是八卦一點上美心網頁查看一下,其實捐款上限也才不過十萬元;賣二萬個指定餐,已經到頂。以美心MX 44間分店計,如果每間分店買500個,已經有突 – 很可能一兩日,頂多三日已達標。全個宣傳期有三個多星期,以「環保魚」及捐款作招徠,多出來的生意額,其實可能多過這區區十萬。



另一方面,單單這一個campaign,有graphics, 有網頁,還找來不同的名人和bloggers 為其背書,相信一定請了Agency 協助 – 如是這般,筆者相信,宣傳費肯肯定要比這十萬的捐款多得多。

當然,若我是美心,我都會預咗會有人質疑的一天,而實在也可以以「當係出多份力宣傳環保魚囉」搪塞之 – 的確,美心一向的CSR Campaign 都做得比較聰明,至少比那個變相要食客自捐的大家樂半飯campaign 好得多(不過你話你推廣環保魚,但成個網頁講環保魚的資訊也只有皮毛啊)。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整個campaign 的出發點都只是利用「企業社會責任」去為自己做Brandbuilding 的企圖,顯而易見。

說穿了,當今的「企業社會責任」就是被某些企業和某些慈善團體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遊戲 – 你可以覺得無問題,照食照捐可也;只是在你選擇「受感動」而消費時,不如停一停多看看,得到較全面的資訊後,才作出決定 – 只是我的話,我會選擇捐款予不接受企業捐款的團體,和去光顧做好事不那麼舖張 – 至少宣傳費和實質捐款額都較合比例的小店 – 還有,就是一直都在著「企業社會責任」而不是只是「宣傳期」用來頂一陣檔的店家。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Friday, 19 June 2015

「男主外女主內」?



「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一直為人垢病的,都是對女性的不公平 – 事實上於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當時開始較多女性要外出工作,發現自己與男人同工不同酬,又純粹只因性別不同就被質疑工作能力;這是赤裸裸的歧視,當然成為眾矢之的,需要即時處理。

至今,不少已發展地區的性別歧視立法已隨漸完善,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也有見改善,就有人會撲出來衝著婦團呼喊:「現在男女不是很平等了嗎?甚至女人地位比我們男人要高吧?妳們還要爭取甚麼呢?」

仍未處理的「選擇」問題
這是很吊詭的一種狀態。因為上世紀至今一直在處理的,只是女性外出工作的「選擇權」問題 – 當然,雖然現在多了女性身處要職,同工不同酬問題比起幾十年前已有所改善 (雖然仍有),但職場上性騷擾、女性同時要肩負照顧家庭責任等問題,仍然存在 – 但你說有些改善嗎?的確是前進了點的。

但仍然未處理的,卻是男性的選擇問題;「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定型,除了限制女性的選擇,男性也同樣受限。男性彷彿就被定型了要肩負「養妻活兒」的「天職」;選擇不外出工作而在家照顧小孩的,其「靠老婆養」的部份就會被強調,更會被指為「厚面皮」、「食軟飯」 (若是女性,有小孩辭掉工作的話卻不會受此批評) – 有朋友和我講過,覺得當「全職爸爸」壓力好大,欲找人傾訴,卻反被譏笑指其「咁唔捱得」。(差點忘了,這是個習慣將一切責任推予個人的社會)

男人一定要養老婆?
早前和一位已婚的男性朋友S聊天。S可是快步入中年之人,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卻為自己未來的擔憂不已,怕自己日後江郎才盡,無以為繼;到時男人四十,就要面對中年危機,轉行也不是,不轉也不是 – 但其實明明未有子女、妻子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又無供樓壓力,何需如此擔心?筆者本是不求富貴之人,一切「船到橋頭自然直」,乍聽自是不解。細問之下,方發現這位朋友對「男人要照顧屋企」的執念非常的強,一切的擔心源於:「我日後無能力養老婆,點算?」

S的確是個「好男人」,絕世果隻,作為朋友亦都非常有義氣冇得頂。然而,回心一想,我們心中普遍認為的「好男人」準則往往就是要「照顧好屋企」(財力上),甚至要讓其過上上好舒適的生活 - 這種心態,男女老幼齊齊入局,個個潛移物化,結果女人長輩皆對男人有期望,男人因此亦產生壓力,甚至一如S是「自己俾自己壓力」。結果是徒添憂慮,而未能盡享人生也。

到底社會界定的「好男人」或「好女人」的標準為何?到底是大家作為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負責,懂關懷體貼一下身邊的人就夠,而非盡將一些「男就要養家」、「女就要相夫教子」的觀念加諸身上。需知人的際遇不一,個性也不一,如果一對夫婦,男的較適合主內、女的較適合主外,又有何不可?對每一個人的期望能否只是回歸一個人的最基本,而非要將不同的性別定型加諸於別人身上呢?

歐洲年輕couple 的生活方式相當值得借鏡;在歐洲認識了幾對couple (北歐的較多),他們大多是大家共同負責生活費用;(不少都會設個「生活基金」,各自按需要每月供若干數額,由其中一人負責管理)而同時又會協議好各自都需要負責一部份的家務 – 也許待小孩出生後,或會有一些性別定型,但一般來說,對「是否必需男主外、女主內」也不太有那麼重的執念。

講就容易,行其實難,畢竟在這個社會中成長,有些觀念是自小到大潛移物化了的;只是對性別定型多些觸覺,有空就自我提醒,互相提醒多一點,就讓這個社界少點壓力。

後記:
真的不要以為「婦女組織」都只是關心女性,而想要與男性為敵。正前文章前部所述,性別平等觀念初冒起時,社會上普遍聚焦點是同工不同酬,女性純粹因性別而被質疑工作能力等赤裸裸的歧視,因此「那些年」的性別平等都聚焦於爭取女性權益以達致平等,不少相關團體亦以「婦女」而名之;但時至今日,性別平等的戰線早已擴展至同時關顧男性,甚至其他不同性別人士的權益,只是大部份「那些年」的團體難以輕易改名而已;若部份男性仍以為性別平等就等於「兩性之爭」,忘卻自身因為性別定型、性別不平等而埋沒了的選擇權,其實吃虧的也只是自己。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Monday, 2 March 2015

失去記憶的人



每一次聽這首歌,總是感到莫名的悲傷。

我不期然想起那次在拉薩大昭寺外的光景 - 旁邊變成做遊客生意的攤販商店,建築物頂樓還有一個又一個的公安在嚴密監視著;而圍著大昭寺走的藏人,都是安靜而沉默地走著;眼神哀傷,而空洞。

我想起那些邊遊布達拉宮邊討論拉薩房地產走勢的上海遊客;想起那位小時被「拔尖」去中原念書而彷彿比同族優了一等的藏族導遊;想起那位因為保持著奔放個性開車而被漢族同行嘲笑「不守規矩」的計程車司機。想起那位上前向我討唇膏的小女孩。還有那條不斷延伸的鐵路、那些牦牛牛排餐廳、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謂西藏特色紀念品。

這個地方的文化,正被一個政權製造的文化暴力地蠶食著嗎?

這個地方的人,正被強行馴服嗎?

在街上走的小孩們,日後會記得自己的藏族文化嗎?

被破壞了的文化,能復原嗎?

然後,有一天,我們是否也會面對同一命運呢?

還是這一切已經不經不覺地在發生著,我們恐怕連遺忘這過程也省略掉而直接沉淪?

然我會記得今天在你們眼中閃爍著,那堅持的光芒。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Tuesday, 17 February 2015

港大退聯 – 社運輪替的啟示

作為一個曾經接近學生會的港大生,對於校園內出現退聯公投,我感到欣喜。

我那個年代,正是擊退王耀瑩那個紅色和風閣的年代,我也有份執著他們那份甩漏不堪的財政預算喪插;記得那年是成不了另一庄與和風對撼;當時曾有老鬼問,有否興趣上庄?被我一句回絕。我不知道其他拒絕上庄的朋友原因為何,我只能代表自己;當時已聽聞學聯老鬼們真的很會指指點點,自主派如我當然不欲受老鬼氣,而且很可能要defer一年去上,傻的嗎?是以,一口回絕;連之後組成acting 的庄,也感怕怕;只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忙就好。

現在出現了退聯公投,我欣喜。因為終於有學生膽敢不顧全大局,走出來挑戰這個制度。而且,公投還通過了。

公投前後,討伐之聲四起,說甚麼學運不該只是合則來不合則去呀,甚麼中共(莖至王耀瑩,難得,我還以為只有我記得此人)最高興呀,云云。傳統社運圈中的朋友一個又一個冒出來,或口誅筆伐,或好言相勸 (會否太遲了點?);總之,他們眼中,退聯一定是利多於弊。

退聯是否利多於弊,抑或結果相反,我真的不敢斷言;但若我是學生,我也會投下支持的一票 – 原因,我想跳出這個框框,試走一條新的路,總比墨守成規要好。

我從不否定學聯在香港社會運動光譜上的存在價值,很多大事大非的事,學聯也會牽頭參與;而甚至於,雨傘運動也是因學聯而成其事。而且,學聯在學生運動有一定代表性,走出來,別人一定為其冠上一個光環。然而,背後一些守舊的約定俗成,一些守舊的潛規則,正無形地約束著每一位參與者加入者 – 要是學生會執委表現不符學聯老鬼要求,他們的日子相當難受 – 也許某些年的老鬼較「識做」,但這制度和文化下的確很多指點。

政黨輪替的道理
如今,港大退聯,是港大同學公投出來的結果,就更值得人深思 – 你可以爭辯投票的人數很少;Fine, 那但又有否反思過何解這麼少的人出來投下反對退聯的一票呢?講到底是人心思變,對於運作學聯,甚至整個社運機制(雖是無形的),產生求變的要求。這其實和我們爭取民主,希望政黨輪替的道理很相似 – 多年來「爭取民主」的整套機制是被一些政黨、社團、和社運人士主導,就算他們一直初心不變,但也不代表他們在做的能切合人民或社會的需要,甚至往往予人不思進取之感,甚至當然還有某些政黨曾經走去中聯辦。

我們希望政府有政黨輪替,其實社運也需要有所輪替,有機會讓更進取的思維領導,相互競爭下彼此變得更進步。只是現在的社運看似是一些有架構的組織在運作,但實質上,可謂是無架構,其實也不知該去找誰問責,沒有輪替機制,就算小團體想注入新思維也難以入手,一直就是一群傳統社運中堅份子在圍威喂,某程度上,這是霸權,也是一種無架構的暴政。

正如現在出來批評的港大退聯的,說得難聽些,不少都是傳統社運的既得「利益」者 – 我這樣說,不是想批評他們看到自己的「利益集團」正在瓦解而在努力維護 – 我想說的,是因為他們能在那套不成文的機制找到位置去貢獻,就習慣了那種模式,對於超出那一種模式的事情,他們就難以想像,擔心會「中共最高興」。

但他們也許不覺察,正正就是他們對那套模式欠缺想象和保守,正正就是社運多年來一直只是墨守成規而未能開創新局面的原因。如今民心思變,非能一句:「港大學生冇腦/blue blood」就能含混過去 – 這種諉過於人的說法只會令自己更無視自己的問題。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一些激進民主派 – 往往聽到別人批評支持熱狗者 – 誠然我也不太認同「鬆尐就批評」的文化 (但其實雙方好像也差不多吧),觀點也不盡認同,但作為另一條路線人家的確有很多值得借鏡之處 – 創新、靈活、懂得建立輿論平台…光是批評其支持者就是「沒腦」、「易被煽動」就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不正視自己不足之處而只懂諉過於人,民主進程能進步嗎?

我一直說的是社運,而不只是學聯。因為退聯背後,學生們潛藏的不滿,是對之於整個社運,學聯只是他們最直接面對的大架構大霸權而已。切勿到最後就棄車(學聯)保帥繼續保守,而是整個傳統社運界都該正視反思,為何今天會出現這個結果;也得要思考如何在新的民主運動光譜上,再和不同路的人整合分工。

共產黨最高興,so what?
還有一點,別在和我說共產黨最高興,云云。

老老實實,大家身在香港,看到薄熙來周永康令計劃…總之一個個中共高層的紅人被聲討,那個勢力被削權等等,大家看著吃花生還不是吃得很高興?但要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而出現的階段性不團結,又何妨呢?大家花生吃盡,中共仍然生存,我相信香港的民主之路也一樣,we will survive.

我們就看誰能笑到最後。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Friday, 30 January 2015

豬一樣的隊友們



這是個荒謬的時代。

當權者滿口的歪理,還動員了宣傳機器把歪理當真理。

擁護當權者的,緊緊跟隨著這些歪理,忙不迭地要發表自己的“偉論“以表忠誠;可因為智商有限,結果鬧出了不少笑話。

還有一些官員的親屬,就是愛製造話題搏出位,卻不知分寸,話說過頭 - 結果又惹來全城恥笑。

“豬一樣的隊友“ - 我們以為,他們大概是對方的無間道,來搞混亂的。但一次,兩次,三次....對手可是個強大的獨裁國家機器,要是這些豬一樣的隊友真會造成負面影響,能留這麼久嗎?

事實上這些豬一樣的,他們的存在,就是要讓對手失焦 - 一副心思都花在恥笑這些豬頭們,讓這些豬頭瘋狂佔領我們的社交媒體版面 - 但,卻忽略建構自己的論述,忽略國家機器已經默默在開展的論述戰,自我陶醉地恥笑這些豬頭們,忘記危險在逐步包圍著我們。

我不是否定幽默感 - 我必需強調我們真需要幽默感,因為不按牌理出的牌才能讓對手手足無措,也才能讓更多人樂於與我們同行。然,這可得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幽默感 - 如鳩嗚,如摩西,而且需要不斷地創造。而不是被任何對家的論述所掩沒。

“雨傘革命“ - 我們既稱之為一場革命,就得要以革命的心態看待之。革命是一場抗爭,一場仗,需要時刻警覺。

而我們革命可尚未成功。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中共的論述戰 - 假貨都想講成真

(筆者手傷的關係,不能寫太多字,只能粗淺地簡述一下觀察和看法,請諒)

圖片來源:新婦女協進會facebook專頁

總是聽前輩說,中共有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打論述戰;最近多一連串關於政改/反佔領/廿三條的論述,就領教到。 (相信當年共產黨興起時,意大利社會主義思想家Antonio Gramsci講過論述於社會運動中的重要,這也許是中共特別重視也練得一身「論述戰」好武藝的原因。)

反佔領和廿三條的在此不敍,反正有人已道出當中奧妙;反倒是政改的論述,只見大家要不就只集中「捉鬼」,要不就仍陶醉於D7689甚至後雨傘的沉醉;但我們的對家 – 中共和特區政府,已開始打一場論述戰,而且是如戰在弦。

在宣佈開展政改第二論諮詢時,林鄭已不斷地要求議員要「顧全大局、順應民意」而通過政改方案;然後,有人講要「開個頭」開始日後再慢慢修訂,「有得開頭總比沒得開頭好;再然後,有些無名氏在街上掛banner,要「起步」有普選再慢慢修改。

我不太喜歡湯家驊,但敝除偏見,湯家驊近日就「有條件支持」言論其實就正正針對那些「開個頭」再修訂的論述 – 你話可以慢慢修訂,現在承諾吖,你不承諾誰會支持你? (這是我聽後的理解,希望講者的原意也真是為了針對對家論述而非其他原因吧) – 但傳媒報紙,都只是說,湯有機會支持政改 – 這都是想打造成「泛民有人跳船」的印象。

然後就開始是有些建制派指「大陸都不太想政改通過」,講到現有的方案已是俾多你 – 吓?香港有普選是基本法列明的,一個有篩選的選舉其實根本不能稱為「普選」;西班牙朋友從當地新聞得悉這選舉程序,也說:「This is not democracy!」這程度的假貨你當是施捨?你不要笑大人個口。

電台的API,是冠冕堂皇地詳列要經過選委會選出候選人,然後就到大家一人一票普選 – 把選委會「先篩選」的做法合理化,打造成「正常」選舉的一部份。是以,明明外國朋友 (而且也只是活在西班牙一個小城而已)一眼看穿 ‘This is not democracy’ 的道理,反而香港人最混淆。

而這些論述戰,不是給死忠建制派聽或堅實民主派聽,而是不少中間溫和的人們 – 就是令他們覺得「袋住先好過冇」,要令他們覺得這個「假貨普選」有好過無,甚至覺得這「假貨」其實就和真的無分別!

但咪傻啦,有誠意俾真嘢你直接俾咗,使鬼整個A貨俾你袋住先?你袋咗A貨就以為有真貨?係咪太天真咗少少? (而果尐以為A貨係真嘢的,你真係諗辦法提升下智商先:「我係你就移民返大陸算喇!」)

換算作普選實況,即係,一日我地唔接受假貨,一日仲可以以國際公約或國際輿論向特區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個真普選;但如果今日你接受呢個假嘢假普選,你日後想用國際輿論施壓,中共同港府就大模斯樣:「我咪俾咗普選囉,落實咗基本法囉」;然後話你「勾結外國勢力。」(國際人權公約你中國有份簽果喎老細!退出埋聯合國吖笨);然後,香港就只有任由中共政府控制擺佈,成為一個失救的孤島,一國兩制恐將只餘一國,名存實亡。

所以,政改,該是一場「戰役」,在論述層面;小女愚見,現有兩大要點可擊破:
1. 強調政府現在的選舉方法只是「假嘢」「A貨」,要在多幾錢肉緊。
2. 強調「寧要原地踏步,莫要行差踏錯」,以和對家的「袋住先」/ 「機不可失」抗衡。

方法是(又是愚見)透過不同平台和大家的朋友們宣傳;印TEE印遮可以不只是空泛地印「雨傘革命」或「D7689」,而是真的針對這些論述而反擊。我們的資源不夠政府多,沒有一些「有頭面」的打手可以得閒出來講兩句,或者有電台的API時段可以讓我們用,甚至有錢想落廣告都要受censor – 但我們民間的口耳相傳,甚至其他不同方法 (我怕死,我不敢在此明言,總之大家千萬不要去塗鴉不要去印貼紙不要去畫花銀紙),想我們的論述宣揚開去,和中共的那一套抗衡。

而我由衷地希望各位關心政改的朋友不要只留戀在雨傘運動的餘溫,仍沉醉在不同的紀念品和口號中 - 不要在安逸中沉溺,而要繼續向前走,不斷察覺和對付身邊的危險。


 .延伸閱讀:
港女預言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23 November 2014

有今生,無來世

(本來只是想update 一下status, 記下自己心情;不料愈寫愈長,欲罷不能,還是記在博客,以免有天自己fb account 不幸被block, 也能找得回)

自從西班牙回來後,一直睡不夠,平均每晚都只能維持六小時左右,連所謂週末補眠也沒有;加上入秋後氣管敏感,一直作病,前晚一通頂,終於來個大爆發,甚麼渴睡甚麼咳甚麼頭痛甚麼鼻水倒流甚至痾清fight都在今天一起上。

繞了跳舞課,在家睡,也有空間思考了一下;想來這些日子幾乎晚晚都在街上而得來的累,值得不值得?談到大理想而堅持不論結果如何也是值得,而更值得去思考的是這個,當初只是因為爭取普選、公民抗命而得來的空間 - 街道,為我們帶來那麼多的可能。

往日約開會約朋友都只能往餐廳跑,往日覺得無聊也是去唱K去看戲逛街;現在我們有了空間,約人開會碰面可以在街上進行,或是坐在圖書館看看書或隨意聽人家分享 - 這些都是往日沒有的空間 - 我們的公共空間只有甚麼都不行的公園 - 坐坐可以,但可以讓人有個類似'speaker corner' 和分享書本分享想法的空間, 一直沒有。就算公園能坐也始終沒那種的氛圍,結果都只是往餐廳跑 - 佔領期間好像捐物資或為自己加裝備多花了錢,但其實另一邊廂也省下了一些伙食費用 - 就自在外吃,也會吃得簡單一些,最起碼不會至少二三百少能下樓的那種。

通頂時和新相識的朋友聊天,也才想到這場佔領也打開了很多香港人自身的一些「限制」:佔領前你想過在街上席地而坐甚至席地而睡嗎?但現在,尤其是天氣稍熱時,不少人真的直接躺下,披星戴月的就睡了;坐在街上很髒嗎?現在大家都很自然地就坐在地上;坐的椅子桌子一定要全新?廢木和舊傢俱其實也可成桌椅。佔領前你知道膠水樽要分拆招紙樽蓋和樽身才能回收嗎?政府沒好好做教育也沒給予空間,環團喊到聲沙也難以令市民明白當中道理,但能在佔領區分上三種膠樽回收 - 蓋、身、招紙,市民一看就明,也就跟著做。縱然要走的路還很長 (例如佔領區外怎辦呢?),但至少能將固中理念讓多些人明白,也算是一大步;佔領前你覺得祈禱一定要安靜?在旺角小聖堂的諸位可是經常「藍絲挑機於左而神不分」啊!

「還路於民」- 每次路過,我都認真地看著民建聯banner 上的這些字;寫得真好,但此時此刻的佔領,方讓我覺得道理才是真正的屬於人民;往日,除了坐車經過,你真能在彌敦道夏愨道怡和街上真正地「生活」嗎?還是你以為你去消費然後讓金錢流向租金流入財閥的口袋裏才是你的「生活」?佔領前道路都是屬於你的嗎?街道上最佔空間的是私家車,是擠塞的最大元凶;你一直在擠塞的道路上走就以為道路是你的?在旺角擠迫的行人道上苟且前進時,你以為道路是你的?我們平日生活的空間如此的少限制又多,是為了便利財閥 (劃地劃得取盡政府和財團可以賺更多吧)還是便利人民?所謂的經濟利益你享有幾多 -甚至換角度說,你真的需要享有很多這些「經濟利益」?還是其是有個人人能享用的合理生活空間,你可以不用搏得太盡而有更多時間陪陪朋友家人多點「生活」?就是話說回來,你真的喜歡你現在(佔領前)的生活嗎?為甚麼都不吭聲呢?

最近和朋友約在街上都笑說「有今生無來世」。的確,終會有退場或清場的一天,但對空間的想像,今天打破了框框,日後可以繼續發揚光大;爭取城市空間,也許是下一個戰場吧。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9 November 2014

不經一番寒風徹骨

http://news.mingpao.com/pns/%E6%9B%BE%E9%88%BA%E6%88%90%EF%B9%95%E4%BD%94%E9%A0%98%E8%A1%8C%E5%8B%95%E7%94%A2%E7%94%9F%E6%AD%A3%E8%83%BD%E9%87%8F/web_tc/article/20141108/s00001/1415383458825


昨天,去做一個訪問。老闆平易近人,對本業非常有熱誠,敬業樂業,待每一個人都非常的親切。

這位看似與世無爭的前輩,一直都只講本業 (其實夠講很久很久),談笑話家常。大概他看到我手上的up band,誤以為我是藍絲,臨走時,他語重心長地,開始講一些政治議題。

他說,他從不討論政治,但最近發生,讓他忍不住要說。

他說,香港是個多元社會,每個人都可有不同意見,但要表達不同意見,不應妨礙到別人。

我沒答腔,也有點詑異;之前訪問,老闆都有講到現在沒年輕人入行的問題,他說:「以前我哋入行,只要努力做,一日做十幾個鐘,至少都可以養到自己養埋老婆仔女;而家後生入行,你叫佢做,做十幾個鐘都搵唔到食....而家生活水準太高喇。」

對於現在年輕一輩生活難題有如此體會的人,我有不相信他會人云亦云盲目反對;我沒有答腔,讓他自己慢慢說理由。

他說,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應破壞法治去達至自己想要的目標;這是大家認為「公民抗命」是否必要中有差異之處,這一點我非常尊重的,我想聽下去,未有開控辯論。

他繼續說,這些學生都不肯去捱,只盲目西方理想化的社會;你估英美好好呀?美國當自己係大佬攻打人地國家,佢哋警察又係打人,冇人講?以前英國統治時,尐警察咪又係咁打人?我地市民咪又唔出聲?而家好好架喇,香港好好架喇,仲嘈?仲有,呢場運動根本係戴耀庭策劃既,呢個人只係為咗積累自己政治本錢之嘛!民主制度響香港實行唔到的,外國人實行到,佢地心胸廣闊,議會入面點講都得,出到去放低晒;但中國人唔係架,你睇尐泛民?議會入面一傾唔掂數,就出來佔路.....

至此,我感覺有點不太對勁;這些「論述」本身已自相矛盾 - 到底是泛民還是戴耀庭策劃這些運動? (雖然根本是市民和學生自發,誰也沒有這樣的影響力);而這些「論述」和事實之間也有不少矛盾;佔領的策劃者是,英美政府的不足之處,那會沒人講,當年美國攻伊拉克香港都有規模不小的反戰示威,更遑論美國本土了。更重要的,是既是他自己認為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但何故對當權者的有法不依,他卻以一些更嚴重的例子引證作為小市民要默默忍受就算 - 既然要有法治,為何不是人人平等?

雖然邊聽我內心不斷反駁,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他那一代人對英國統治時的,被壓迫得多麼慘,那段傷痕對那一代人來說,是難以磨滅的;所以,當工聯會民建聯說佔領是勾結外國勢力,以「學生想用外國果套」VS「自己中國」作二元對立,就此將爭取民主的理想打成「外國理念」而「污名化」 - 他們都很快受落;就算是較有邏輯思考的人,在傷痕的陰影下,都難以抵檔,全盤接收這一套,不管這一套本身、和事實、和自己自身理念間,有著多大的矛盾。

只是他們不知道,當年他們被英國佬欺負,正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選舉港督的權利;君不見如今政權變更,變得只有政權,香港其實仍然被殖民;甚至回歸後立法會除消功能組別新九組、分組點票、議員難以提具約束力議案等令立法會功能被削弱,加上除消民選市政局而改成政治委任制,當年英殖期間辛苦爭取多年的一些較民主的以及較易培育政治人材的政治體制,實則上也漸被削弱;真正該著眼的不應是「愛國抗敵」,而該是市民實則得到了多才權利。

更何況,民主自由權利應是普世價值,也於聯合國人權公約列明,中國也是簽署國之一。現在學生所追求的真正的民主,並不是盲目追隨西方那套,並不是覺得「外國的月光特別圓」而屏棄中國,也不會盲目覺得殖民時期英國的一切都對;他們只是爭取一個普世價值而已。

只是眼前這個,本來講到沒接班人問題時也不曾如此激動的老人,說到此,臉肌也微震 - 這個平常循規蹈矩習慣忍氣吞聲的老人大概傷痕很深、也或許和自己兒女因此不和,因而如此激動。

看著這個老好人 - 他的確本身是個仁慈的好人,我沒有多爭論而令他更憤慨,而且這些「論述」恐怕在社區間已醞釀多時 (其實落區多麼重要啊),憑我一己一時之力難以一時三刻改變;只是,我禮貌地問了他一句:其實,你之前不是自己說,現在後生仔就算想入行,再努力,都難以搵食嗎?這是後生仔正在面對的問題,為何要說他們不肯捱世界呢?

他呆了幾秒,倖倖然道:「...嗯,很多出來的,都是學生未畢業的。」我笑了笑,禮貌地告辭;沒有再多的話,只希望他呆的這幾秒,至少種下一些種子,總有一天他會想到他接收的這些「論述」,多矛盾。


******************************

今天的新聞說曾鈺成和學生對話,說在佔領行動產生正能量

我想,曾鈺成固然有他的政治崗位,但他一直能合邏輯地說出對佔領行動一些較中肯的意見,相信也是自己的功力。

和昨天訪問的老闆年紀相若,甚至還更大一點;他對當年港英政府的「傷痕」,一定不亞於那位老闆。

大概不同的,,是他年輕時在不公義的政權下,沒有忍氣吞聲;他也為他認為理想的社會,發聲過、努力過。所以今天他看見這些學生和年輕人,他知道他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懂得這種東西叫普世價值,也會客觀地看清事實才作出論斷。若果當年他選擇沉默而忍氣吞聲,不經運動的洗禮、不經反覆思考的過程、不經行動中不同意見互相衝撀反覆掙扎 - 實在難以變成今日的「曾鈺成」。

「不經一番寒風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想現在的年輕人,能勇敢走出來,不管這場運動會如何,但這都會是人生一個很好的訓練 - 待那天長到五六十歲,回看社會上發生的一切,不論當天站的位置如何,至少會較廣闊的視野和常識,會客觀地看清事實才作論斷 - 雖然,那一天,你也許會選擇掩住良心說話 - 我希望不會再有那樣的必要。但無論如何,至少你有選擇。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Tuesday, 4 November 2014

邏輯混亂






叫抗爭者思考退場,是邏輯混亂的一件事

雨傘行動歷時超過一月。建制薑蓉私煙忙不迭出來說,佔中影響社會運作,影響民生,云云;然後又指佔領區有衝突,很亂,要佔領者「思考退場」,回家。

說完全沒影響,我不是如藍絲般「我們一切都是對的」自我麻醉至此。但不少明眼人看到,這影響,其實只是一種洗牌“ - 一些平日被財團佔領的旺區受影響,相對一些小店,戶外用品店等有受惠。有人交通受了影響,有人說多了路人空間,午膳可在附近野餐。

在我看來,受影響最大的,講到底,其實是那個一直掩耳盜鈴,企圖製造歌舞昇平假象唬弄市民而拒絕認真解決政改,言論自由空間收窄,對示威者執法不公,貧富縣殊和住屋等深層次問題的訴求。

如今民怨大爆發,以政改為主,矛頭直指這些深層次問題;政府被迫上梁山,處於莙境,本是非得要解決不可;只是在這要緊關頭,中央出手召喚薑蓉私煙建制派,齊齊將佔路責任推向抗爭者,齊齊將「思考退場」責任推向抗爭者。

我相信,在佔領區中的人們,大部份,絕大部份,都會比佔領區外的人,更想離開;我縱然不是「長期在佔領區」住下來的一批,但這個月來,一有時間就忍不住要去旺角、金鐘或銅鑼灣,就是省不下心去玩 連早已約好的飯局,都沒有心情而得要婉拒朋友。但我其實真的很想去玩 - 秋高氣爽,去燒烤去海灘燒烤去海邊露營多好啊。

但在這一刻去想退場?先要想想當初走出來的原因 正正就是忍受不了這個一直不肯去正視香港各項社會問題、利益輸送官商勾結、收窄香港人民主自由的空間、任得一些親中的牛鬼蛇神大放厥詞和歪理「拖低民智」的政府。

而今次令到一眾香港人忍不住走出來佔領,很大程度也是政府一直以來對市民和平示威、公投等一直不理不睬,甚至執法不公種下的惡果。你說抗爭者不和平,一早做過公投,年年七一都走出來上街 然而七一從銅鑼灣走到中環路一年比一年難行,警察設置的障礙愈來愈多,明明走的人愈來愈多,路卻不見得變闊,甚至變得更窄,市民走得愈來愈辛苦 走這段路,汗水一年比一年用得要多,然而政府卻一年比一年輕視自己的聲音。

政府平常如此對待市民的「和平發聲」,市民忍受多年,今天忍不住走上街「佔領」,事出有因;而政府今日繼續毫無誠意作出改善,所謂的橄欖枝只是邀學生坐在自己對面,但.繼續的自說自話;一面又只將佔路責任推向示威者,這個毫無反省能力的政府,要市民如何信服?

如果這一刻我們覺得「收貨」可以回家,那我們當初就不用走出來;與其將責任推給抗爭者,不如叫政府盡快回應訴求,才是正經。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Wednesday, 15 October 2014

距離

這段日子,和某些朋友的距離彷彿遠了很多。

沒有公民權利的意識、沒有上街看個究竟,就大放闕詞,謂佔中「阻街」 - 阿爺都定咗性 - well,同道的朋友傳來,附上一句:「一個已自奄的人說明自己已自奄」,同意之至,還以為自己和那些收錢搞事的都是「大多數」,實在很想講句:「話你on 9 怕你嬲」。

民主是人權呀,中國這獨裁政府,他們都有人民在爭取,更有人為了聲援香港而坐牢;香港人活在這自由的土地,大家用盡了可用的「最少阻礙」方法,政府都不管才迫到上街 - 令自己要採取這種方法的,是市民還是政府呢?講了十萬次,幾近氣絕;不再多講,深深明白這世上柒頭太多. (猶幸不是大多數),堅持解釋會嘔血死的。

但同時,和另一些人的距離突然拉近。

本來政治有點冷感的朋友,在金鐘上班;理應是首當其衝最受影響 - 而的確,他是很有影響的,然而他每晚路過看到路上學生和市民為了自己的將來堅持,心中默默地為他們打氣,也陪某天瞓街的我聊了半晚天 (害我睡不夠, 吼~!)

久未連絡的師姐,突然發了個訊息:喂,聽晚瞓街囉?

總是在金鐘閒坐和鄰人閒聊起來 - 這不奇怪;但這些日子,連在地鐵或在屋苑都比平常「容易」和旁人打開話匣子,看到街上有人呆坐著一險痛苦 - 以前在香港是沒有會上前問個究竟,現在有了!omg!! 也許是因為在佔領區大家互助和願意為這地區而做好公德的氛圍影響,終於明白年長朋友說:「這才是我們以前的香港 - 大家會互相幫助,不是如此冷漠」。終於明白。

今天坐地鐵回家,有位媽媽對兒子說:「我聽日整條黃絲帶俾你戴返學校,如果老師話你,你叫佢嚟搵我!」

語調中洋溢熱情,然而兒子冷冷地拋下一句:「媽,你日日都話整條黃絲帶,幾時先真係有呀?」

媽:(汗)「咁冇貨吖嘛....我有搵架喇....」

為咗防止該名母親再次走數 ,我隨手除下自己袋上的黃絲帶,遞給該名小兄弟。

「嘩!多謝EE!」 EE? EE? EE?!!?! 死肥仔你去驗下眼啦!即時想推佢落車

 不過,亦因此與其母親打開話匣子 - 她說老闆都想她去佔領區和學生了解,看看有甚麼需要幫手,預咗一筆資金捐物資 - 香港,有心人很多。

肥仔大概未去過金鐘,和他母親傾談期間,他的肥手喜孜孜地捉住我的手臂 - 你可唔可以陪我去搵載耀庭,我想同佢合照呀?

看到肥仔的笑容,剛才他叫我「EE」之仇一時忘清;雖然,我衰衰地同佢講:你請媽媽帶你落金鐘搵佢啦!

希望佢可以盡早爭取到同戴合照啦!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Wednesday, 1 October 2014

Animo!








話說,小女子早在半年前已計劃好是次出國習舞活動,待機票住宿門票甚至學校都安排好 - 其實只是臨出發前不久,才知到佔中將於自己離港期間進行。決定如期繼續出發,因而未能參與今次香港大事件,唯有在異鄉緊貼facebook。

但香港的行動是成了國際間的新聞;西班牙人一知你是香港人,都會問起你香港的情況。

今天,趁課堂中間空檔去練習;studio負責人 - 一位酒吧大叔,主動和我討論香港的情況 - 香港發生的,已是世界大事了

(當然以下對答係以西班牙文進行,但為傳神將之譯為中文)
叔:喂,香港好危險喎,好大規模示威
我:(本來仲以為佢話香港有暴動叫我小心) 係....但尐示威者好平和,佢地唔係危險人物...
叔:(忙不迭) 我知示威者係平和,我話(構成)危險嘅係中國政府同警察呀!你唔知佢哋會做尐乜對付你地,一切小心呀!
我:我都知....唉,其實我哋都係想爭取民主啫....
叔:咪係!香港已前係多尐(民主),但而家係一路少一路少....傻的嗎?政府揀完三個自己心水的候選人先俾市民選,咁都叫民主?呢尐唔係民主!唔係!pei!(呢個位我直情係呆咗!嘩,一個遠在西班牙的大叔都明呢個係假普選呀!點解咁多香港人仲係未瞓醒咁!)
我:係啦,政府係咁話係真民主.,想呃我哋,痴線!嗱我星期六返去喇,如果未完,我都會上街!
叔:小心呀!中國政府咩都做得出!不過,為咗將來,都要爭取的,我哋以前都係咁走過的!“animo!"
我:,.....animo c點解?
叔:(作出加油姿勢,仲寫俾我睇)


嗚,多謝西班牙酒吧大叔,感動到想喊!

Labels: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如果有更「平和」的方法令政府聽市民意見,使鬼走出嚟公民抗命咩

咁,各位仲係覺得,香港人「好唔冷靜」、「搞亂香港」、「有咩談判桌上解決」、「尐政棍唔好再利用學生」、「警察都有阿媽生」的朋友,真係諗清楚其實呢幾年,直到近呢一年幾個月,香港人以及學生為爭取普選做過乜?

1. 談判 - 市民同學生都好想有得發聲、都好想有得談判;一直以來,我地發表意見,相信唔少人 (如我) 都有響政改諮詢期時發表我要冇篩選普選的睇法;仲搞埋個公投,好平和好和理非非喇卦?但我地講咗咁多,結果都中央提出只能有提委會篩選候選人的方案,當我地一直講的冇到!

再者;大早係學生話要傾,689唔理佢地,而家係邊個迫到市民上街先?責任係咪響政府度先?

2. 「政棍」 - 係囉,你地所謂最討厭的所謂「政棍」們 - 咁,即係我都唔係特別鐘意佢地,但之前李飛又只係見佢地唔見市民唔見學生,如果佢地代表唔到市民意見,咁係咪政府官員應該走入人群同民眾對話先? Again,責任又係政府囉。(雖然,其實今次俾人拉先果批都包括你地所講的「政棍」....OOPS, 定係我誤會咗,其實你係講既政棍譚耀宗同葉劉?喂,我好同意呀...呀都係唔係,我覺得話呢尐無恥之徒係「政棍」都侮辱咗支棍呀陰功)

3. 亂? - 我地市民上街係為咗爭取更好的未來,唔係要搞亂,呢個係公民抗命;造成一時的不便我感到抱歉,但一個有普選而並非被愚弄的未來,你我都可享有,你都有份架。

係的,我相信大部份市民都嬲了 - 因為我地和理非非地爭取普選咁耐都俾人當耳邊風,近月仲不斷被親中人士以及官員用不同歪理嚟迫我地收貨 - 嘩喂,唔止係冇真普選,簡直侮辱我地智慧,豈能不嬲?更何況,大家犧牲休息時間同假期走出嚟呀,你估貪好玩

4. 傳媒唔好「煽動」? - 我諗唔同傳媒有不同取態,選擇佢地覺得應發揮的社會功能;既然係報導真相,我個人覺得有咩問題;不過報格同取態的喜好係好主觀既,你唔鐘意我都了解;不過有少少好奇點解某尐傳媒的報導遠偏離真相,以及滿佈歪理侮辱市民智慧時,又唔覺你叫佢地做返好本份啟迪民智?

5. 「警察都有阿媽生」 - 我絕對同意,所以我都不太鼓勵向住個別警察作人身攻擊;然而,警察係一個紀律部隊,一個整體,今次警察無端向手無寸鐵的市民施放催淚彈,真係好有問題;作為一個整體咁去批評警察唔係唔得呀嘛?即係,如果咁都唔得,下次咩x佳呀大x樂呀美x呀麥x勞呀有咩問題食品果尐你都唔好鬧喇 - 「人地員工都有阿媽生」架嘛,用你個邏輯!

仲有,你梗係唔知有示威者都有送水俾警察俾佢地補水,只係佢地唔要之嘛 - 喂,有邊個冇當警察冇阿媽生先?!

6. 你可能覺得香港好亂,仲係唔多明點解要搞到咁「激」?但你試下調返轉諗,其實咁就突顯真普選的重要性 - 唯有政府係真正由人民授權選出嚟的,先有民意基礎去做嘢 - 佢為咗張選票,都不得不聽市民意見,大大減低搞到市民「無路可行」,走出嚟抗命的機會。即係我哋今次上街爭取到,我地以後(可望)唔使咁辛苦喇,分分鐘七一都唔使再遊行有返日假你話幾咁美好呢?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31 August 2014

那些豬狗不如,早已暴力佔領香港



我說要普選,你居然吧一個能讓你預先設定牢靠劇本的方案硬塞下來說是「普選」。
平心靜氣和你談道理,說要國際標準,你居然說那是「混淆視聽」。
我說不符會普世原則普選不能接受,你居然說那只是「個人喜好」。
那些叫著愛國愛港反暴力的遊行,居然發生打人還把垃圾亂丟。
我為了你的歪理發聲行動,你居然說那是「暴力」。
那些怯懦犬儒而不敢走出來的,你居然說那是「理性」。

你說我們佔領中環是「暴力」,但事實上你們的歪理早已暴力地佔領香港。

那些「人」,不,說是人實在不對,說是狗是豬也對豬對狗太侮辱 - 那些豬狗不如,早已用一套又一套的歪理,暴力地佔領香港。

所以我要抗命,為了不單是一個真正的普選,更是要與這些歪理抗衡,不容香港變城一個腦殘都市。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Tuesday, 19 August 2014

滿足的權利

下午,完成活動,正在死回去電腦前工作。途經一連鎖酒樓的後門,看到一位廚師,就攤坐,抽著煙。

下午很熱,廚房也熱;落場攤坐得如死狗,絕對可理解。然而他眼神流露的,更多時無奈。

我想起生活 - 為口奔馳,殊不容易,在廚房工作,營營役役,辛苦,一定是;然而,在眼神中看出的無奈,是超越痛苦。

也許這無奈,非關辛苦,而關滿足。

我在想這家連續酒樓的每況愈下的出品  - 從打邊爐的配料質素持續下滑的時候,這家店,用料不儕;大型連續店的前線廚師可以有幾多say? 公司不肯花錢落原料,做廚師那會做出味道好的菜 - 想化腐朽為神奇恐怕只能靠雞汁,但他明白這不是真的;當一個廚師最有自信的一刻該是煮出一道人人稱讚的餸菜,然而在此店的廚師卻因食材的局限而總是難以做得好 - 滿足,他該有滿足的權利,卻因著成本考慮被剥奪。

也許有人說食得咸魚抵得渴,也許有人說「以前我地咪仲辛苦」;許是,但在沒有連續店的年代,人們舌頭還是敏銳點挑剔點,對速度也沒有如今的執著 - 至少沒有把廚師當機器看待,以讓他們仍能找到自己的「滿足」。

滿足的權利被剥奪,又豈止廚師?事實上很多職業愈來愈重量不重質  - 不,是重成本而不重質,最好每一個員工只是機器 - 能發揮的空間愈來愈少;例如傳媒,反正不少都是照著阿爺意旨報導,就用低人工請個畢業生當寫字機器就好,懶理連機構名都可以攪戀無限次;節目質素反正都冇相干,也就直接請個畢業生求戀其製作節目 - 連資深的監製都可以不用了,經驗不再被重視,只有成本得以被寵幸;只是傳媒佔用公眾頻道,也有教育公眾、啟迪民智的責任,任由節目質素被成本主宰而每況愈下,是市民之福嗎?

別矣,反正這社會已畸型;誰能佔有公眾頻譜,非憑實力,而是只要聽話乜都得;結果市民沒得選擇,民智難得到啟迪,要求日下,造就這些下三流節目、食肆愈開愈多也有人光顧收看。矣,當質素變得沒有價值,又誰會在乎打工仔滿足的權利? 惡性循環也。

搵食愈來愈難,反正靈魂都不得滿足,難怪不少人選擇為二百五而出賣良知。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Friday, 15 August 2014

港女寓言


即係咁,你摞你個聲稱自己好有錢好偉大的哎吔老豆買個LV俾你,由0708, 摞到2012,然後佢話:2017買俾你啦!

點知,臨到2017, 佢攞咗個a貨出嚟,同你講係LV,仲叫你袋住先,唔係的話就等2027;更甚的是,更聲言,唔要走寶係你閣下責任咁。

傻的嗎?假嘢我使鬼摞你咁耐呀?

**************
今日,有個叫阿詩的三姑六婆假惺惺地走來,勸我袋住個LV先,用的詞抄足晒真LV廣告 (一人一票選LV?) 又話袋咗唔啱,遲尐再傾囉。

嘩喂, 我訴求一向好清晰,我要真嘢;你而家攞個假嘢出嚟,夾硬話係,係都要我袋?呢樣都唔係我想要既嘢,點袋?你只係抄足款抄足廣告,但用料完全唔同,佢始係只係一個A貨!

我要真嘢,你俾A貨,點收?你真係有誠意,就唔係搵個A貨扮真嘢夾硬要我收,我點相信你可以「袋住先」日後「有得傾」呢?!

**************
劉兆佳居然講得出「普選會危害國家安全」...天呀,你係學者嚟架,社會學呀 (好彩我個soci 響HKU讀!),你而家居然講埋晒呢種咁冇邏輯的嘢?你睇下有普選的國家或是沒有普選,或者選舉制度不公平的國家比較動盪呢?再者,既然中共聲稱自己如斯偉大,又何懼民意呢? - 難道劉兆佳你認為中共政府糟透了不堪民意考驗嗎?

劉兆佳膠論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Monday, 26 May 2014

關於染髮這件事

又有朋友問:你有沒有想過去染髮?

的確,我的頭毛既厚且多,染上淺一點的顏色會讓頭髮看起來輕盈一點。

有趣的是,曾經向我作此建議的朋友,都是男性,而且住在九龍東。

念大學的時候有一位不熟的朋友。她總喜歡猜大家居住區域。

要命的是,她命中率甚高;我算是她少數猜錯的一個,她猜我住葵涌 - well,雖不中亦不遠矣。那時候剛中學畢業,中學位於葵涌,呆了七年,有陣‘葵涌除‘,在所難免。

從那時開始我開始注意不同區域的人的不同特質和氣味。這種氣味難以用筆墨形容,其實我也真不如那位朋友般擅於把十八區的特徵都區分出來,只能隱約覺得那些荃灣葵涌青衣,或是住在港島東的人,有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我小時候可在鰂魚涌住過一陣子)

當靈光一閃地發現,住九龍東的朋友比較喜歡叫我去染髮,我開始努力回想自己身邊的朋友 - 是否染髮的都住在九龍東,還是住在九龍東的都喜歡染髮。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 畢竟,不是在觀塘線上看到「壓倒性的金毛」,難以定調。在不同地區住的人有不同的「格」,然而也有不同喜好個性 - 這可是阿媽係女人的道理,不多解釋了。

至於我的頭毛 - 作為一個連剪髮都懶的人,去染頭毛是幾乎不可能的,而且還得要定期去染 - 所以,結論是 - 我還是喜歡天然烏黑色的頭髮,嘿!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4 May 2014

警察難做?


面書上有相識的人上載了這張圖片,概歎道「警察難做」。有不少人like,也有不少人為警察抱不平。

回想起自己念中學時,加入了某制服隊伍的青年團,當時,總被告誡,穿上這套制服,得要更注重自己言行。因為穿上制服後我不再是Nobody,而是有了一個身份:「某制服團體」,我的一言一行,影響別人對這個團體的印象。

也因此,何解警察罵人比普通人易招來注視?道理最顯淺不過 - 一個有身份的人 vs Nobody,做一些不恰當行為,誰會較引人注目呢?這些連中學生都該懂的道理,難道今天警察不懂嗎?我想警察該是懂的,只是那些「抱不平」的人們,你想有一天我們警察不懂這道理嗎?

更何況,every coin has 2 sides, 警察言行既較引人注目,他們向傳媒說話,受關注程度也較一般市民為高;而且警察不比我那些年的那些青年制服團體 - 他們可有實質的執法權力啊;如今天,他們可以拿著胡椒噴霧當著示威人士面就噴,也可以一邊開完記招稱無拘捕示威者轉頭就去拉人秋後算帳,也單方面指與主辦單位傾好遊行路線卻隻字不提主辦方曾提出的反對意見。

也許於當今科技進步,智能手機流行令警察更需注意言行 - 但就此能說警察更難做?還是,該說是有更多的誘因,令警察更精益求精 - 畢竟,當掌握權力愈大,就愈應受更多的監察,如今科技,是幫助相對無權勢的小市民作出監察了。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Friday, 28 February 2014

反思與土地的關係 - 素苗農舍

素苗在跑馬地時,已聽朋友提及,卻總以為是一間較精緻的普通素菜館,當年做傳媒工時既長且怪,能走去fine dining 的空間也不多,也因此一直沒有拜訪素苗。

直到看到陳曉蕾的介紹,知道店主張弛,會用本地有機蔬果作菜,也會善用菜頭菜尾。

用有機菜好 - 用的是天然肥料,比用化肥生長得慢,但有足夠的時間生長,蔬果的味道都好吃得多;不用多餘的調味;一般在街市買到的菜大多沒甚麼味道,要煮素菜,味道總是差一點;不少素菜館用上很多調味、甚至加上味精色素去裝肉,這種素菜,我是一般。

善用菜頭菜尾好 -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錦田有一塊小農地,週末就會去耕作。耕作很好;親手犁地、下種、除草、移苗,有時還要為蔬果治病、修剪;一切不容易,但農務工作雖不輕鬆、也不簡單,但在城市長大的我,在調理農務過程中,才第一次直正與土地接觸,感受人和自然的關係;也正是耕作過,才懂每一棵菜得來不易,每次切走頭尾,總不如以往大刀濶斧。

所以,趁情人節,單身者好像也有個儀式要去「食齋」,借此之機到訪素苗。

一到訪,不得了,一訪愛上;雖然距離車路不算太遠,走五分鐘已可抵達,但裏面竟予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地方不大,但室內小小的空間倒裝飾雅緻,很是小農舍的氣息,也有幾個室外坐位,對著柴火,又是另一種味道。



廚房還有隻溫柔的小狗,身上的圖案是心型的!

每人$200,一個湯、一份沙律、加一份主菜;如要飲品及甜品則另計。聽上去不便宜,但考慮到是全部用上有機蔬果製成,加上坐得舒服的環境,食物也精緻,這價錢,不算貴。

食物未上,先來一個自家花茶;我總是忘了名字,只記得有洛神花;素苗的朋友積極地介紹花草茶的功效,我不知道是否真能消脂,但至少在這閒適的空間呷上一口花茶又確是賞心樂事也。


在這個舒適的空間,輕鬆閒聊,雖然上菜速度比較慢, (但其實我們要這麼快幹嘛 - 我們為甚麼生活總是要快要充實要非常productive 呢?) 不過聊著聊著也不察覺;店員先送來頭盤 - 西洋菜蜜棗湯;西洋菜和蜜棗打成茸煮湯,蜜棗的甜味剛好中和了西洋菜的草青和苦澀味道,滿口都是西洋菜的清甜;配湯的是自家製彼得包、配包的是自家製腰果香草醬;腰果醬很香,腰果香草和橄欖油的香味,味道濃卻不失和諧,和彼得包同吃剛剛好,加上微脆而帶點麥香的彼得包,是個清新而美味的頭盤。

簡簡單單的一湯一包一醬已功架盡顯:若非對各種菜蔬的味道特性有深刻的了解,作不出這樣的味道。

第二道的素苗沙律也是一絕。用紅菜頭用粉卷包著,混在新鮮果蔬裏,加上特製的輕粉紅醬汁,微甜微酸。看似簡單,但非常好吃,一切味道的配搭,都非常細緻。 (特別是那小粟米,非常的清甜!)

主菜是今晚的亮點。長形的盤子上,一端盛者意粉,一端盛著一個蔬菜批。這個意粉很神奇,吃上去不漏,但味道卻很豐富,令人有不斷想吃下去的魔力。批也好,用上蕃茄乾,那微酸的清香中和了酥皮批原有的漏滯感。兩者皆妙,只是實在被意粉的魔力迷倒,心也難免傾在那邊多一點。

雖然飽,但還是忍不住叫了一個心太軟試試;朱古力味雖濃,但不夠流心,雖然以一件蛋糕來說還算好吃的,但相比起之前三道菜的精采,這個心太軟明顯遜色了點。




因為太吸引,所以只隔一週,就帶了老媽過來。

這次的湯也是西洋菜湯、醬也是腰果醬,就是麵包不再是彼得包而是麥包;口感是一種鬆軟卻又實在的感覺 (就是不如連續集團的,鬆軟是鬆軟了,吃起來卻一陣風),一口咬下,麥香非常豐富,配腰果醬吃,比起上次彼得飽稍勝一籌。

沙津也是素苗沙律,醬料和材料也相若,只是將上趙的粉卷換成如tortilla的卷物,也是包著紅菜頭等蔬果;自家製tortilla 帶點嚼勁,相當好吃,也是比上次的粉卷再勝一籌。

主菜就大有不同了;今次是雜豆椰菜蛋批和藜麥釀大啡菇;蛋配上雜豆和椰菜,鮮香得來也帶清香之味,只略嫌蛋香可以再強一點,但已比坊間一般吃到的蛋要香;藜麥釀大啡菇是非常精彩的;啡菇鮮甜,藜麥加上一些九層塔釀在裏面,吸了菇汁,加上藜麥粒粒口感與磨菇的滑溜口感形式對比,味道好,口感佳,一絕!



值得一提是,兩次吃主菜,廚師都會用小蔬菜置在兩款主菜的中間;上次是秋葵,今次是甘筍,都很可愛!

用膳期間,老媽不斷說:「這是一個好地方!」對,這真是一個好地方;在石屎森林生活,總難以真正輕鬆下來,用心去感受土地與自身的關係 - 有時甚至只是認為,土地就是錢;財產....而忘了土地對我們更重要更深刻的意義;在素苗,於接近土地之處,吃著本土出品的菜蔬製作的菜餚,重新思索土地對我們的意義。


很多資料都說,素苗只開週五、六和日;其實不然,只要夠客人(至少8-10位),都會開門,反之亦然,不管是每星期的那一天那個時段 - 不過無論如何,必須預訂。


素苗農舍
地址:錦田大江埔53號
電話:28933037
價錢:$200/位(三道菜連花茶)
*必須預約

延伸閱讀:
蘋果日報 2014年2月7日:食字部:從農田直送餐桌 素出原味

Labels: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