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g?targetBlogID\x3d37963817\x26blogName\x3dNowhere\x26publishMode\x3dPUBLISH_MODE_BLOGSPOT\x26navbarType\x3dBLUE\x26layoutType\x3dCLASSIC\x26searchRoot\x3dhttps://cyjoyce.blogspot.com/search\x26blogLocale\x3den_GB\x26v\x3d2\x26homepageUrl\x3dhttp://cyjoyce.blogspot.com/\x26vt\x3d5916954678199587417',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messageHandlersFilter: gapi.iframes.CROSS_ORIGIN_IFRAMES_FILTER, messageHandlers: { 'blogger-ping': function() {} } }); } }); </script>

Wednesday, 28 November 2012

移城別戀(360) - 請,走分岔路 (含劇透)

週日,跑去看移城別戀



剛完場的一刻,有一絲的失落感。

好像,一個又一個的邂逅,又好像沒發生甚麼似的。沒有驚天動地的劇情,有點平淡。

消化了五分鐘後,回過神來。移城別戀,好看,真的好看。

劇中講述了多段的相遇。縱然沒甚麼驚心情節,但卻和我們爾等凡夫俗子的人是如斯的相像;人生那麼多的相遇,只差一點就能相遇,所知和所不知的遺憾 (或幸運)....看似平常,卻又像是冥冥中有註定;這份平淡,有一鼓無形的張力;好看,還是能刺激人不斷思考的那種好看。

電影初段,其中一女角獨白。她的教授曾經說過,如果在你的面前出現分岔路,請走那一條路。

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得要面對一條 (或以上) 的分岔路:最明顯地印證了這一條道路的,是老是在等候姐姐收工的少女Anna - 在街上遇上一個從巴黎前往維也納工作的陌生人,很是投緣,經過一些掙扎,還是跟了那個男人跑了,至少也渡過開心的一程車。

但每一個人的分岔路也不是一帆風順;Jude Law所飾演的倫敦生意人,想去嫖妓,結果呢,碰見熟人,妓嫖不成;然而這並不代表甚麼遺憾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這個孤寂的晚上,使他回想和太太的關係,在電話中留給太太情深的一番話,促使出軋的太太回頭是岸,二人又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走分岔路想要的是刺激,卻也不一定遇上和你一樣想走分岔路尋求刺激的人;失戀少女趁著航班延誤的空檔想找人一夜情,卻遇上了剛出獄的性罪犯 - 碰巧這性罪犯立志改過自身,縱然誘惑當前,還是咬實牙根死忍爛忍。成晚悠悠長,如此的二人組合,居然甚麼都沒發生。

一個喪女的老人和疑似殺害他女兒的兇手多次擦身而過,卻沒有相遇;二人皆沒有為了對方而破壞了美好的一天 / 使原本已相當糟糕的一天變得更不堪 - 這種錯過,也許是幸運。

失戀少女尋求刺激雖然不果,但立下此決心時留下的印證卻影響著其他人的生命;有人受了感動決定勇敢去結束食而無味的婚姻 - 然後發現,當自己決定放下一切時,自己暗戀的人也剛決定放棄自己。

人生,根本就是充滿這些湊巧、錯過、遺憾、驚喜 (嚇);所以,其實真的不需那些「唔XXX邊有戲做」戲劇化的情節,既是人生如戲,把如戲的人生如實呈現,已經可以很精采。

導演Fernando Meirelles 教人徹底折服;戲中每一個人的相遇,點到即止,沒有過多的敍述,卻又剛好表達了每一段相遇中的該有的矛盾、失落,或者是,喜悅,隨然。從來從事媒體創作都難免有個心魔 - 要誇、要dramatic、要吸引人家眼球,要一擊即中 - 結果難免錦上添花再添花;很難放下,太平淡老是覺得「未交足課」,生怕被人說自己渣流。但Fernando Meirelles 超越了這個心魔,他選擇了用最平常的手法述說這一段段虛構的故事,反撲歸真,卻原來最能打動觀眾心。(也許,這也是他自己選擇去走的一條「分岔路」吧?)

但,正如電影起首的女聲獨白也在問:我如何知道哪條是分岔路呢?

嗯,不知道的,總之是,那條,對當下的你,最吸引的路;只要勇敢衝出comfort zone,走過去。

人生,才能如戲般精采。

其實也不過是幾十年光景罷了,怕死怕死再怕死然後平淡而安全地過一輩子,然後看著人家的精采而吃著酸葡萄 - 這樣好嗎?你,甘心嗎?

請,不妨多走些分岔路。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Monday, 19 November 2012

大坑的兩間茶檔

我真喜歡大坑

達磨的拉麵、民聲的肉餅山、La casa的心太軟、Le gout 的西餅、Unar的咖啡、kindergarten的Lisa Ono....等等,都是我的心水。

但若是午飯時間來到,雙腳總是往順興或炳記這兩家茶檔走。因為,還是喜歡茶檔的從容;茶檔收得早,既是中午時間來到當然不要錯過。

食友間推崇順興的滑蛋系列,自是一件不容錯過之食;尤其是,午餐時間的茶檔,吃著美味的滑蛋叉飯 (這兒的叉燒富有肉香,好好吃的,晚來一點都會賣光),偷聽著隔鄰白領的嘮叨、吹水;地方開揚倒不覺吵,反倒有一種聽別人故事之樂。


其實順興的車仔腸粉都做得不錯的,尤魚很好吃,不過分家後未再吃過,不知質素能否保持呢?

不過兩家茶檔,相較之下,我比較喜歡去炳記。

許是在白領界沒順興的名氣,還是因為沒有飯賣,午市,總是一個人來吃碗麵的人較多;是以,全店的感覺,包括老闆、伙記、顧客等,都比較從容;完全沒有趕著要交枱的感覺,一個人就悠悠閒閒地吃著麵吧,感覺真舒服。

而且,炳記的伙記很細心;麵送上了,總不忘順手將放遠了的麻油放近你一點。

炳記的豬扒做得好吃,鬆化得來也富肉香;吃麵吃得多,總想一試他們的豬扒多士,但次次都未如願 - 不是他們沒有,而是難逃桌上那瓶自家製的辣椒魚露;新鮮切的指天椒浸了魚露,簡單,卻夠香夠辣,好吃得不得了,加在豬扒公仔麵中是一流的配搭;啖豬扒時夾上一兩粒指天椒更見刺激。



炳記的奶茶也沖得好喝,咖啡也是茶餐廳中的佼佼者;中午吃飯時間雖倉促,但能在這兒感受一下悠閒,抖一抖氣,繼續向前衝的動力,又回來了。

這兩個茶檔,真是大坑的靈魂;正是有這種地踎風味卻又不失風雅的茶檔,混在那些現代摩登的餐廳之間,新舊共冶一爐,就是大坑最吸引人的地方;只是,當大坑邊皮開始蓋起怪獸高樓時,也不禁想,這些茶檔,會否終有一天會消失了呢?




在香港要一家店消失太容易了,還是趁它們尚在時好好把握多光顧吧!

Labels: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18 November 2012

一紙證書算甚麼?

香港人,對證書好像有一份無可救藥的執迷。

大(中小)學畢業有證書、拿了甚麼甚麼獎有證書、做義工達到某些時數有證書、達到了某些標準後有證書..這還正常

但甚至,上畢一個語文初級課程 (還沒有甚麼正式的考試,語文都沒學會) 要拿證書、參加完一個活動要拿證書、甚至,出席了一個分享會後,都要拿一張證書。


太公上週參與了奧比斯的盲俠行。

是一個辦得很不錯的籌款活動,沿途還有義工為我們打氣,就算是超想睡覺,就算是下著不小的雨,都無損我們的熱情,勇往直前,而且能跑就跑。

直到過了終點後,義工們熱烈地送上證書的一刻,我猶豫了 - 到底要不要拿?

畢竟,也不過是晚上不睡覺走(跑)了一些路、為某慈善機構籌了一點款而已,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不過,主辦當局肯定是為每個參加者都準備了一份,不拿,恐怕又是白白被拿去回收了吧....最後還是猶猶豫豫從義工手上接過了證書。

和這一段的心路經程和隊友分享,她瞪大了眼睛:「拿!當然要拿!」為甚麼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呢?我們,參加了,當中淚水汗水雨水和一切有趣的回憶,並不需靠一張證書來證明 - 不,正確來說,是一張證書根本證明不了這一切;這一紙證書被我們拿回家中後的下場會如何呢?很大機會也只是被投閒置散吧;當證書是如此的垂手可得,我們難道還會對每一張證書都珍而重之?更何況,這一張證書,連我們的名字也沒有。

朋友聽畢,若有所思。的確,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麼的證書。

不過其實我以前也是對證書非常的執迷,直到那一天。

那是在愛丁堡學法文課;那天,初級班第一季完結了,第二季剛開始;看到學校有告示說,完成第一季的同學可以到校務處領取證書。在coffee break時想起此事,站起身向正在和大家一起喝咖啡聊天的老師說:我要去拿證書了,失陪一下。

老師認真地看著我,問了我一句:「你有沒有想過,這證書有甚麼意義呢?拿了這證書,就能說法語了嗎?」

想了一會,我坐下了;的確,一季才三個月,我根本還不會說法語;與其花時間去拿那張證書為家裏徒添一件垃圾,還不如坐下和老師同學們多聊幾句更好。

老師的這句話,讓我脫離對證書的執迷;的確,很多時,上了甚麼課參加了甚麼活動,人家要看的是你從中得到的知識技能,或者活動本身帶給你的體會和經驗,而非一紙的證書。

若地球人能擺脫對證書的迷思,恐怕可以保護不少林木資源,阿門。


嗯。我的盲俠行證書拿了回來,其實不用了;有誰感興趣,又不介意己經皺了 (對,它的下場其實都幾慘),不妨留言或PM我,讓我寄給你吧!:3

Labels: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Thursday, 15 November 2012

vi cool.... 令人失望的過江龍

最近不知何故,突然開了不少吃西班牙菜的餐廳。

只是,香港那些裝模作樣的西班牙菜太多 - 就是弄得懶精巧、份量卻少味道也沒甚驚喜的;或者,裝模作樣弄些fushion,味道完全和西班牙搭不上甚麼關係....然後又是懶精巧份量少,這特質,明明和西班牙的那份隨和率性完全不相配。

暫時吃過的,只有中環的ole和尖沙咀的fandango做到此點;的確,吃一個地方的食物,食物中連該文化的特質也展現不出來,那吃來幹嗎?

但既然有如此多的西班牙餐廳開幕,總得要去一嘗;當中比較期待的兩家 (對,某些人氣熱店,我倒是看了那些精緻的食物圖片後,連去的慾望也沒有...),其中一家是vi cool

Vi cool的總店在馬德里,最近到香港開分店,主要就是賣tapas, 和 pizza。

croquetta de jamon - 不合格

吃tapas,有一道菜我是必點的,是croquetta de jamon - 西班牙火腿可樂餅,該是火腿加了芝士和薯蓉一起去放炸;這個呢,餡料忌廉較多,頗為香滑的,但問題是,「說好的火腿呢?」莫講話火腿的肉香油香,連咸香都欠奉,只覺有些韌韌地的肉絲在內;光看此道,這兒的tapas 已屬不合格




patatas bravas arola - 西班牙的patatas bravas 只是將薯仔切小件,炸過後加上特製醬料,這個呢...雖然賣相和馬德里點一樣沒錯,但筆者相信用的薯仔應有所不同,西班牙產的薯仔較粉,容易煮溶,所以patatas bravas一般炸完後內裏都是軟的;但這個不是,還時相當有咬口,加上醬汁只屬平平並無甚麼驚喜,只有個樣,其實不吃也罷。

 另有一客大蒜萫茄麵包 ,其實簡簡單單加上蒜片淋些橄欖油還不錯,但這麵包完全無甚特別之處;唯有可說,枱上的橄欖油質素不俗....(另,此店不會送麵包,連單點也沒有,作為一家西班牙餐廳,非常敗筆)

 Vi Cool signature caeser salad 還不錯的,雖然不是一件我在西班牙會常吃的東西,但味道還好;雖然以此價錢我寧願去applegreen吃個沙律,性價比高得多 - 反正大家都不是西班牙味道。


‘Carne d’Olla’ cannelloni,其實是意大利麵圈的西班牙做法 - 這雖然我沒有在西班牙吃到過,但味道的確還有點像一些肉類的stew的味道,算一眾tapas內較好的一道;只是,沒有麵包,不能沾汁料吃,有點浪費。><

 

這道忘了名子的茄子tapas,味道平平無奇,又是不吃也罷。

倒是pizza好一點;不過這個jamon iberico pizza又是那個問題 - 肉香不夠濃厚,煙薰香也一般,咸香也薄弱,只是做到不乾而已;在西班牙買到的廉價貨色居然也比之強多了,這真是西班牙黑毛豬火腿??我倒寧願他們選一些好吃點的白豬火腿更好吧。

雖然,單論食味還算不錯的,主要是用的芝士和茄醬吊味,加上餅皮夠脆夠薄所以然吧。


這個香腸薄餅呢....我不喜歡這香腸的味道,也不喜歡PIZZA上加幾片生菜在上扮articoke...講完。


甜品,其實也沒甚麼西班牙味能吃出來;倒是沒期待之下那個朱古力fondue有驚喜,朱古力香濃,不錯吃。其餘的,實在一般。


整晚就只有sangria是可以的...只不過,作為一間過江龍,做出來的味道幾近和西班牙完全扯不上關係,實在令人失望;而論食味,也不算突出,性價比也實在不高 (甚至可說是低)。

所以結論是,此店,可以不試。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Sunday, 11 November 2012

廢死最好

早前去看了國際特赦組織 (香港) 舉行的人權影展石刑下的女人 (Women in Shroud),講述在伊朗發生的石刑,還有當地維權組織爭取停止石刑的過程。

以前,我還不是很具體知道石刑到底是怎麼一會事;看了聖經,以為是隨便有一些人在街上把他們看不順眼的人用亂石丟死。(有誤的話請諒,雖然念了七年基督教學校,宗教課基本都是在happy fishing中度過...)

但原來,還得要勞師動眾的。要把受刑的人捆在一個大麻布袋中,把他/她埋在土裏,男的埋土及腰,女的要埋土及肩;然後,找來二百多人,用亂石把他們丟死。

石頭的大小很講究;不能太大,因為一下子就把人丟死了;不能太小,因為會丟不死人。

結果,受刑的人,無一不是在痛苦的求饒,直到斷氣的一刻。

導演處理此紀錄片的手法很高明;先是由記者口中講述她採訪回來的資料 - 那些有份參與行刑的人講述行刑的過程;然後,是一些關注石刑的外國朋友,在看到石刑的片段後,激動難過的神態 (還要和在看之前的輕鬆愉快氣氛形成經大對比);當觀眾都以為,從側面描述了這麼多,恐怕是因為片段大血腥而以為不會在紀錄片中播放任何石刑的片段時,冷不防就出現了。

但就算沒有這些舖排,看到這片段,聽到這些描述,都讓我的心揪得緊緊的;到底,這世上有這麼錯誤,值得一個人被如此殘酷地尋去性命?



***********************************************

現實是,很多受石刑女性,都是含冤莫白。

Sakineh Mohammadi Ashtiani,一位45歲的伊朗女子;2010年被指通姦而被判石刑;她的律師指出,其實根本沒有任何通姦的證據;純粹是,丈夫或夫家的親友相信,那女子通奸,為保家族的榮譽,就指正她「通奸」;是的,一個家族的榮譽,原來比一個女子 (往往也是孩子的母親) 的性命來得重要。

還有一些更無辜的:有些丈夫迫自己老婆去賣淫;結果被人家發現,受了非議,就把通奸的責任往老婆身上推,指是女人通奸,讓女人受石刑,自己不用負上一點的責任。

而往往,這些被控通奸的女子,因為大多沒接受甚麼教育,所以面對檢控,完全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辯護,甚至被屈打成招後,也不知道如何從法律途徑爭取自己的權利。影片中協助不少被判石刑婦女上訴的女律師 Shadi Sadr說,她幫助的個案中,受害人最終都能成功免受石刑;但很多的女子,就是求助無門,明明指控是毫無根據而在訴訟中很難立得住腳,但礙於她們的教育程度而無力抗辯;,結果,她們往往都無辜被判了刑。

就是基於這很多沒有證據或不公平的指控,就把活生生人的性命奪走,我還是不懂固中因由。


***********************************************

其實伊朗早於2002年暫停執行石刑,2008年司法機構決定全面禁止;但仍有不少秘密的石刑在進行,政府沒有主動去阻止,任由無辜的人繼續被殺害。

是甚麼令這些人無視政府的法例而繼續執行石刑?說是宗教原因?但其實可蘭經中,亦沒有指明男女通姦者要被石刑處死 - 可蘭經只指明要鞭打一百下作刑罰。

那為何這些人還堅持用石刑呢?我不禁在想,也許石刑,說穿了,就是那些男性彰顯/鞏固自己的地方的一個方式,恐怕只是有些男性打飛機以為這樣欺負沒有反擊之力的女性 (或一些地位較低的男人) 就能彰顯自己的能力和權力是何其偉大?

我覺得很可怕。無論如何,就算不是為了自己的權力慾,就算只是為了宗教的狂熱,對「聖潔」的執者,任何人也沒有權力,在沒有絕對公平的審訊下,將另一人的性命奪走。石刑,根本就是謀殺,還是一宗殘酷的集體謀殺。

而正因為其實很難保證一個絕對公平的審訊 (而且, 誰有資格去斷定一個人罪有應得至死呢?) 所以,死刑是不應存在;也因此,在促請廢除石刑的同時,也希望連死刑也一併廢掉。


***********************************************

每次想起死刑,就想起冷國權案。

中國丹東商人冷國權,2009年被誣告藏毒,判處死刑;這是一宗丹東警方的報復案,報復早前冷國權對他們假公濟私的投訴,於是串通了證人指正冷藏毒,或對他施以酷刑企圖迫供。結果,此案在2010年上訴庭開審時,其中一位「被安排」的證人受不了良心的呵責,爆出他自己之前所有的供詞,都是假的,都是受了指使而對冷作出虛假的指正。

在這個「國家永不可能是錯」的國度裏,無辜的冷國權最終還是被改判無期徒刑,而非他應得的「無罪釋放」。另一方面,恐怕有更多的人,沒有冷國權的運氣,沒有遇上良心發現的「假證人」,然後含冤受了死刑;就算那個人真的有罪,誰又有能力有資格去斷定,那個人真是罪有應得,要接受死刑嗎?

說到底,還是早日廢死吧!


延伸閱讀:

wikipedia: Stoning


Guardian: Iranians still facing death by stoning despite 'reprieve'

Guardian: Sudanese woman sentenced to stoning death over adultery claims

大紀元: 冷國權得罪警官遭誣告 關鍵證人翻供曝冤情

博訊: 丹东商人冷国权重审改判无期徒刑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Labels: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