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
上周六,看了《寒武紀與威士忌》
很久沒看過一套話劇,如此教人震撼。
那是深深地觸動心靈的震撼。
故事的主角叫陳紀;她失婚、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獨居、收入不高,僅夠糊口;連唯一的親人,母親,也有交通意外中過世,留給她的只是一條腿。她本和母親關係不大好,還未意識母親的離世為自己帶來的孤獨,就讓他遇上一個鄰居獨居阿伯,陰差陽錯地展開日日探訪獨居長者兼協助換片的生活....
劇情的轉淚點是阿伯的離世;阿伯的離世,令陳紀萌生自殺的念頭.....
看到這裏,我還未感受到絲毫震撼,還光是為黃詠詩高明的黑色幽默,以及各演員的精湛演技驚歎 (特別是李鎮洲,完全把阿伯演活了!);我不明白,實在不明白,為何陳紀要為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伯離世而自殺?
此時,她卻一語道破 - 那是因為,她不再「被需要」了。
我心裏顫了一顫。
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有「被需要」的渴望。
小時候,總是家人的焦點;是的,不管你是乖的,還是頑皮的,父母老師長輩,都會對你有些期望 - 期望讀書成績好、期望做個乖孩子 - 我們自自然然地就「被需要」了,因為我們「被需要」達到他們這些期望;甚至有時候,我們健健康康地出現在面前,使他們覺得欣慰,已是一種「被需要」了。
愈垂手可得的,愈不懂珍惜,甚至會覺得這種關注,很煩。
相反的,在這個物質主義的社會下,我們倒自小就被培養成,很注意自己「需要」的是甚麼;需要可愛的文具、需要漂亮的衣服、需要可口的食物、需要寬敞的房子....然後,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戀人;再長大點就會察覺自己也實在需要家人;同時間,我們也有更多的需要;需要好成績、需要好學位、需要好工作,然後是需要一大堆的物質享受.....
這彷彿是一個輪迴,我們不斷地為我們的「需要」追逐,卻從來也不察覺自己潛在對「被需要」的渴望。
而這時候,身邊的人對我們投下的關注,已愈來愈少 - 是的,對於一個已長大,出來社會工作已有幾年,反而也能照顧自己, 誰會管你呢?
是以,我們愈來愈不「被需要」,不自覺地,也許像陳紀一樣,生出一種無力感。但社會上大部份的人卻和陳紀不一樣,他們不知道自己因為失去「被需要」,而無力;反之,他們誤以為滿足自己的「需要」就能填補空虛,於是就不斷地滿足這些需要...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機械化地追遂我們的「需要」,也變得愈來愈麻木。
然而,有誰能發覺,自己缺的,是「被需要」?多謝陳紀的一語道破。剛踏進三字頭也開始感受到這份無力感了。還在混沌中打轉時,幸好我遇上了陳紀。
「被需要」到底是甚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被另一個、或一些人需要;例如陳紀所說的,你知道有一個人等著自己回來照顧他;或者,你知道有朋友隨時需要你的安慰;或者,你知道你的廚藝超凡,朋友都靜候你何時煮些甚麼給他們吃;甚至簡單如,朋友打牌一定要有你,否則三缺一。
這些簡單的事,我們總不覺察,卻往往是支持著我們繼續活下去的主要力量。
只是,「被需要」不是可以買回來的,不是垂手可得的,而是需要時間一點一點的累積,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朋友和家人需要你,可是因為她對你的信任;你的廚藝也得要慢慢建立;甚至你去當義工,也需要受助者對你建立起信任,認得你了,對你的工作認同,你才能真正獲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但城市人,能否在各式各樣「需要」的追求中,停下來,想想我們自身對「被需要」的渴望?
覺得「被需要」這詞語太複雜的話,那換個說法:停下來,想想我們身邊的人,是否需要我們?我們可否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關注?
因為,要是今天你沒有關注身邊的人,當有一天,當他們突然消失了 (就如陳紀的母親,突然消失只剩下一條腿);本來你就是「被需要」著的,但你一直不察覺就消失了;待你那一天才發覺,自己原來是那麼的渴求「被需要」,而那個需要你的人,當天你是那麼輕易地讓她/他溜走,那種懊悔和失落,也許,你會像陳紀一樣,受不了。
很久沒看過一套話劇,如此教人震撼。
那是深深地觸動心靈的震撼。
*****************************************
故事的主角叫陳紀;她失婚、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獨居、收入不高,僅夠糊口;連唯一的親人,母親,也有交通意外中過世,留給她的只是一條腿。她本和母親關係不大好,還未意識母親的離世為自己帶來的孤獨,就讓他遇上一個鄰居獨居阿伯,陰差陽錯地展開日日探訪獨居長者兼協助換片的生活....
劇情的轉淚點是阿伯的離世;阿伯的離世,令陳紀萌生自殺的念頭.....
看到這裏,我還未感受到絲毫震撼,還光是為黃詠詩高明的黑色幽默,以及各演員的精湛演技驚歎 (特別是李鎮洲,完全把阿伯演活了!);我不明白,實在不明白,為何陳紀要為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伯離世而自殺?
此時,她卻一語道破 - 那是因為,她不再「被需要」了。
我心裏顫了一顫。
*****************************************
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有「被需要」的渴望。
小時候,總是家人的焦點;是的,不管你是乖的,還是頑皮的,父母老師長輩,都會對你有些期望 - 期望讀書成績好、期望做個乖孩子 - 我們自自然然地就「被需要」了,因為我們「被需要」達到他們這些期望;甚至有時候,我們健健康康地出現在面前,使他們覺得欣慰,已是一種「被需要」了。
愈垂手可得的,愈不懂珍惜,甚至會覺得這種關注,很煩。
相反的,在這個物質主義的社會下,我們倒自小就被培養成,很注意自己「需要」的是甚麼;需要可愛的文具、需要漂亮的衣服、需要可口的食物、需要寬敞的房子....然後,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戀人;再長大點就會察覺自己也實在需要家人;同時間,我們也有更多的需要;需要好成績、需要好學位、需要好工作,然後是需要一大堆的物質享受.....
這彷彿是一個輪迴,我們不斷地為我們的「需要」追逐,卻從來也不察覺自己潛在對「被需要」的渴望。
而這時候,身邊的人對我們投下的關注,已愈來愈少 - 是的,對於一個已長大,出來社會工作已有幾年,反而也能照顧自己, 誰會管你呢?
是以,我們愈來愈不「被需要」,不自覺地,也許像陳紀一樣,生出一種無力感。但社會上大部份的人卻和陳紀不一樣,他們不知道自己因為失去「被需要」,而無力;反之,他們誤以為滿足自己的「需要」就能填補空虛,於是就不斷地滿足這些需要...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機械化地追遂我們的「需要」,也變得愈來愈麻木。
然而,有誰能發覺,自己缺的,是「被需要」?多謝陳紀的一語道破。剛踏進三字頭也開始感受到這份無力感了。還在混沌中打轉時,幸好我遇上了陳紀。
「被需要」到底是甚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被另一個、或一些人需要;例如陳紀所說的,你知道有一個人等著自己回來照顧他;或者,你知道有朋友隨時需要你的安慰;或者,你知道你的廚藝超凡,朋友都靜候你何時煮些甚麼給他們吃;甚至簡單如,朋友打牌一定要有你,否則三缺一。
這些簡單的事,我們總不覺察,卻往往是支持著我們繼續活下去的主要力量。
只是,「被需要」不是可以買回來的,不是垂手可得的,而是需要時間一點一點的累積,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朋友和家人需要你,可是因為她對你的信任;你的廚藝也得要慢慢建立;甚至你去當義工,也需要受助者對你建立起信任,認得你了,對你的工作認同,你才能真正獲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但城市人,能否在各式各樣「需要」的追求中,停下來,想想我們自身對「被需要」的渴望?
覺得「被需要」這詞語太複雜的話,那換個說法:停下來,想想我們身邊的人,是否需要我們?我們可否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關注?
因為,要是今天你沒有關注身邊的人,當有一天,當他們突然消失了 (就如陳紀的母親,突然消失只剩下一條腿);本來你就是「被需要」著的,但你一直不察覺就消失了;待你那一天才發覺,自己原來是那麼的渴求「被需要」,而那個需要你的人,當天你是那麼輕易地讓她/他溜走,那種懊悔和失落,也許,你會像陳紀一樣,受不了。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