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object, attribute, val) { if(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false); } else { window.attachEvent('onload', function(){ object[attribute] = val; }); } } </script> <div id="navbar-iframe-container"></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apis.google.com/js/platform.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api.load("gapi.iframes:gapi.iframes.style.bubble", function() { if (gapi.iframes && gapi.iframes.getContext) { gapi.iframes.getContext().openChild({ url: 'https://www.blogger.com/navbar.g?targetBlogID\x3d37963817\x26blogName\x3dNowhere\x26publishMode\x3dPUBLISH_MODE_BLOGSPOT\x26navbarType\x3dBLUE\x26layoutType\x3dCLASSIC\x26searchRoot\x3dhttps://cyjoyce.blogspot.com/search\x26blogLocale\x3den_GB\x26v\x3d2\x26homepageUrl\x3dhttp://cyjoyce.blogspot.com/\x26vt\x3d5916954678199587417', where: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vbar-iframe-container"), id: "navbar-iframe" }); } }); </script>

Sunday 14 December 2008

13 Tzameti + I Always Wanted to Be a Gangster

太公發現,自從有了去電影中心借碟的習慣後,忘記自己看過甚麼電影的情況很嚴重,經常都會忘記自己看過電影的名字;然後,明明自己看過的電影,又借了回家 - 回家一看方發覺原來已看過了;好彩電影中心借碟唔使錢。

所以,要把看過的,特別是看畢自己有感覺的,記下來。

最近法國電影節,也趁墟看了一套 "I Always Wanted to Be a Gangster" (J'ai toujours rêvé d'être un gangster,2007, by Samuel Benchetrit)

這是一套喜劇小品,分別敍述了四批人的故事;雖然是四個故事,但這四批主人公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想當壞人,也不想當壞人」;有些是因為生活艱難,走投無路之下才做壞事(故事一和故事二);有些是為了取回自己所得的(故事三);第四個故事中那些老人,當劫匪也只為了重溫年青時美好時光。但這四批人,在一間位於市郊的咖啡店裏互相交錯,造就了一幕幕的有趣畫面;但有趣之餘,導演也不失描述這些「欲當壞人」的小人物內心那複雜的思想感情。

雖然是電影最後還是以故事一的兩位主人公作結,但最堪玩味的,是故事二和故事四;故事二是兩個綁匪,因為窮到燶所以綁架了一個有錢佬的千金;但原來那個女孩,因父親只顧賺錢而備受忽略,早就萌生輕生的念頭;反倒是這兩位善良的對她的關懷,讓她重拾對生命的熱情;最後一幕是女孩父親根本無暇接電話,對女兒被綁架一事絕不知情,綁匪堅持不傷害女孩、或作任何假裝傷害的行為,卻又面對生活的困境未能解決之際,三人只得相視苦笑。導演輕輕勾勒出「壞人」內心的矛盾,以及人與人不同相遇所能達到的化學作用,不慍不火,恰到好處。

故事四是五個老人,年輕時曾經一起打劫做大案,後來收山各散東西;因為其中一個進了醫院,其餘四人為了協助他達到三十年前那:「我要死都要o係我地個私竇度死」的承諾,齊齊把他虜走,驅車往「私竇」。本來想在「私竇」了結那生病的老人,前往途中卻發現他只是入院割腎石而非命危;本來想「一場黎到都不如睇下個私竇」,豈料「私竇」早已變成那個咖啡店;本來想重溫昔日美好時光,一齊打劫銀行,卻驚覺銀行變了麥當奴....導演除展現了對時光飛逝,城市面貌急速變化的無奈,也表現出對美國文化入侵的不屑與無奈。

這電影有趣的地方在:當了整套電影「主角」的咖啡店,是我們這個城市的縮影;我們不斷地和不同的人相遇,其實都可以是一些很有趣的事件;而每天和我們相遇的人們,背後都有一些可能很有趣的故事。導演就是要帶出這個,其實根本就是這樣,但沒有甚麼人察覺的道理讓我們知道。

這套電影用了一種彷五六十年代黑白電影的拍攝手法,整套電影都是黑白的,甚至畫面質素也是比較粗糙的那種,最初的故事發生場地也彷彿是在三四十年前的;不過,在引導你以為那是五六十年代之餘,卻會在影片的初期就留下線索 (如洗手間裏的主動感應水龍頭),告訴你故事是發生在千禧年代。這似乎是對以美國為首的世界,不斷追蹤高清、Blu-ray、各項畫面特技等高科技而作出的批判;老實說我很受這一套,我一向也對美國那些高科技搔之以鼻:「CG靚大晒咩」,能夠用最簡單的條件拍出動人的電影,才算最高境界。

也似乎是法國人比較有吉士去作這些批判;"I Always Wanted to Be a Gangster" 是我看到的第二套用這種手法,第一套,也是法國電影,"13 Tzameti"



這是我約半年前在電影中心借dvd看的;也是一套黑白片,也是在開始後約十分鐘即出現了手提電話,而且是新款過8250。然而,這套對追蹤科技的批判較沒有明顯,因為整套電影的話題,與死亡有關,也是一些暗地裏進行之事。勾勒出人性那種,為了自身利益,甚或那一時的快感,而犧牲他人性命的黑暗面。整套電影的結構就好像是,一份包了很多層的禮物,由導演帶領觀眾一層層的拆開,每層都有驚喜(或是驚嚇),很引人入勝,而導演對各種場面的處理手法也很能扣人心弦,對那些權力操控者的醜陋,也描繪得很立體;就是略嫌對眾「受害者」的內心複雜情感,勾勒不太夠細膩。

既然這電影是一份包好的禮物,也不便先透露內裏有甚麼,不如你自己去電影中心借返隻,自己好好拆開佢黎睇噢....


最後提提自己先:我仲要寫:"Burn after reading"啦,"choke"啦,"What just happened"啦,"黑幫有個荷里活"啦,"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同埋 "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呢兩套我都借過兩次的Luis Buñuel作品....

Labe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2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你講到戲好似幾好睇咁喎,我選果幾套都唔算好好。仲有,我下次去bc一定會試下搵唔搵到呢套《13》借黎睇。

01:25  
Blogger 太公 said...

係囉,我都覺得自己好彩;之前某一年的法國電影節,我睇左幾套都麻麻地,所以上一、兩年都冇睇到...呢套都係俾佢個搞鬼中譯戲名(我要做個賊)吸引到,咁就撞中;我仲以為佢地揀戲有所改善添....

14:31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