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
念語言學的,一定要選修一些關於本地社會普及文化的課程。
因為,很多用語,都是透過一些社會事件,風行一時。最近,因著陳冠希的照片,「疑似」大行其道;不單指照片,現在說某人大機會當處長,或懷疑某高官講大話,都會用到「疑似」來形容:疑似廣播處處長,疑似講大話,等等。是社會對「疑似」一詞似乎己經有個約定俗成的「意象」:比詞話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更添一層嘲弄的意味。
在「疑似」之前,我們興講「忽然」,原自德成局長的一番「忽然民生」言論,於是我們又會講,誰誰忽然慷慨、誰誰忽然身手敏捷,等等。這個「忽然」嘲諷的意味更明顯 -- 是明顯將一個很中性很中性的詞語,約定俗成地加了一層負面的意境上去。
這些對詞語的一些約定俗成的意象,很多時,都只是個熱潮;君不見,德成局長熱潮過後,忽然那個意象能量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少;再講人家忽然甚麼的,大家開始要諗,甚至諗完都get唔到了。始終是難以對語言造成持久的影響。
一個熱潮難以持久,但熱潮一波接一波,倒也是「香港話」這個語言體系下的一個趣緻現象;往往都是一些具嘲諷意味的說話突圍而出?「疑似」,是事件中各大傳媒不約而同地用上了,對一些「明知係佢」,相中女藝人的描述;手法本身,已經很具嘲諷的意味;「忽然」,雖然不是傳媒寫出來的,但德成局長在會講中說了這許許多多的話,為甚麼就是報導他「忽然」嘲諷這一段呢?這是傳媒的取材。有這樣的傳媒,才有這樣的社會;然而,傳媒都要講收視講銷量,是以,也是有這樣的讀者,才有這樣的傳媒。這和「有雞先定有蛋先」其實相像,實在難是追究誰導了誰?只能說,這是整個社會的氛圍與傳媒遣詞用語的習慣相互影響之下造成的結果吧。
既然有這相互的影響,所以說,念語言學的,一定要選修一些關於本地社會普及文化的課程;反之,最好都識少少。
因為,很多用語,都是透過一些社會事件,風行一時。最近,因著陳冠希的照片,「疑似」大行其道;不單指照片,現在說某人大機會當處長,或懷疑某高官講大話,都會用到「疑似」來形容:疑似廣播處處長,疑似講大話,等等。是社會對「疑似」一詞似乎己經有個約定俗成的「意象」:比詞話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更添一層嘲弄的意味。
在「疑似」之前,我們興講「忽然」,原自德成局長的一番「忽然民生」言論,於是我們又會講,誰誰忽然慷慨、誰誰忽然身手敏捷,等等。這個「忽然」嘲諷的意味更明顯 -- 是明顯將一個很中性很中性的詞語,約定俗成地加了一層負面的意境上去。
這些對詞語的一些約定俗成的意象,很多時,都只是個熱潮;君不見,德成局長熱潮過後,忽然那個意象能量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少;再講人家忽然甚麼的,大家開始要諗,甚至諗完都get唔到了。始終是難以對語言造成持久的影響。
一個熱潮難以持久,但熱潮一波接一波,倒也是「香港話」這個語言體系下的一個趣緻現象;往往都是一些具嘲諷意味的說話突圍而出?「疑似」,是事件中各大傳媒不約而同地用上了,對一些「明知係佢」,相中女藝人的描述;手法本身,已經很具嘲諷的意味;「忽然」,雖然不是傳媒寫出來的,但德成局長在會講中說了這許許多多的話,為甚麼就是報導他「忽然」嘲諷這一段呢?這是傳媒的取材。有這樣的傳媒,才有這樣的社會;然而,傳媒都要講收視講銷量,是以,也是有這樣的讀者,才有這樣的傳媒。這和「有雞先定有蛋先」其實相像,實在難是追究誰導了誰?只能說,這是整個社會的氛圍與傳媒遣詞用語的習慣相互影響之下造成的結果吧。
既然有這相互的影響,所以說,念語言學的,一定要選修一些關於本地社會普及文化的課程;反之,最好都識少少。
Labels: 發下牢騷
Happy Idiot by Joyce Chiang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